迎接遠道歸來的家人,你會準備什么呢?是興高采烈的笑臉,熱氣騰騰的餃子,還是溫暖舒適的床鋪?缺一不可!那么航天員回家,我們為什么要在人跡罕至的沙漠、戈壁迎接他們呢?
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返回現場(圖源/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)
溫暖舒適固然美好,但安全價更高!載人航天著陸場作為航天員返回地球的第一站,最需要考慮到的是航天員能夠安全地著陸在地面上。為了達成這個目標,著陸場要“過三關”!
第一關“踩影子”
著陸場必須選在飛船飛行時,能夠在地面垂直投射影子的地方,并且“踩影子”的次數越多越好。這樣的地方,飛船返回艙會有更高的幾率著陸,而且更利于緊急情況下 應急著陸。
第二關“攤個煎餅,不要蔥花香菜”
著陸場要選在又大又平、交通通暢的地方,這樣視野開闊,方便搜救隊伍快速抵達,順利接走航天員。同時,最好沒有青山綠水、遠離人群、避開線路,為返回艙著陸盡可能地去除危險。還要注意遠離國境線,避免返回艙意外落在外國領土上。
第三關 做個“佛系人”
著陸場還需要“情緒穩定”。要選擇較少出現雷暴、大風這樣天氣的地方,保障返回艙著陸的安全。
這就完了嗎?沒有!為了讓返回艙著陸的安全性和 可靠性更高,著陸場我們準備了兩個!曾經的主著陸場四子王旗著陸場,迎接過神舟一號到十一號飛船返回。而它的副著陸場,東風著陸場,2021年才首次作為主著陸場,迎接了神舟十二號及之后的航天員返回。
神舟一號返回艙返回現場
為什么主著陸場要換成東風著陸場呢?實際上,這兩個著陸場一直同步建設著。由于東風著陸場擁有“顯眼包”式的優點——比四子王旗著陸場更大,離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更近。它可以為飛船提供點火發射、太空飛行、返回地面“一條龍”的著陸救援服務,因此成為了目前航天員返回著陸的首選地。
酒泉衛星發射中心(圖源/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)
也許有小伙伴覺得,在沙漠、戈壁灘上迎接航天員,總少了點溫暖和關懷。別擔心!現在航天員在著陸現場就能吃上熱飯、喝上熱水,洗上熱水澡啦!而且不論外面多么寒冷,20分鐘就可以為航天員營造一個溫暖又舒服的環境啦!
這下,大家放心了吧!
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!
我們將定期推出
公益、免費、優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!
或加入深i科普群,不定時分享各類科普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