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p id="pbwbv"><dl id="pbwbv"></dl></p>

<s id="pbwbv"></s>
<progress id="pbwbv"></progress>
  • <progress id="pbwbv"></progress>

    河南范县:“文化盛宴”送到群众家门口

    2023-01-03 09:14 | 光明日报客户端
    分享到:

    核心提示:近日,走进河南濮阳市范县高码头镇侯家庄村,百余位村民正三三两两坐在文化广场上津津有味地观看四平调剧目《三子争父》。

    近日,走进河南濮阳市范县高码头镇侯家庄村,百余位村民正三三两两坐在文化广场上津津有味地观看四平调剧目《三子争父》。“我今年70多岁了,从20多岁都开始看这个戏,越看越喜欢,越看越想看……”正在观看该剧目的一位老戏迷告诉记者。而这只是河南范县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的一个缩影。

    据了解,范县现有两个剧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即四平调和罗卷戏。四平调流行于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四省,其唱腔既不失北方的高亢,又具南方的委婉,优美平和、通俗易懂、雅俗共赏,代表剧目有《裴秀英告状》《陈三两爬堂》《杨八姐盗刀》等,在新老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,四平调博取众长,不断演进,创作出了《石磨的婚事》《驻村第一书记》《黄河人家》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好作品,荣获第二届中国戏曲电影“优秀电影提名奖”等系列奖项。罗卷戏,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是传统戏曲的鼻祖和活化石,唱腔以婉转清新优雅抒情见长,拥有八大声腔体系,300余部剧目,代表剧目有《杨景征南》《洪洞县》《木作成投亲》等。

    据送戏下乡工作负责人张士豪介绍,今年以来,河南范县共组织四平调、罗卷戏及文化合作社送戏下乡演出150余场,录制罗卷戏唱腔、民族器乐演奏等节目40余个,在“范县通”、“非遗过年都来播”专题活动、抖音等平台同步展播,惠及群众10万余人。

    在河南范县龙王庄镇东屯村,村民们晚上吃完晚饭陆陆续续来到村文化广场,坐在自提的小马扎上,一边开心地闲聊,一边等待电影放映,非常悠闲自在。“截至目前,我们已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6732场,涵盖红色电影《建国大业》、戏曲片《石磨的婚事》、科教片《农村防诈骗》等多种类型。”河南范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负责人周登江介绍说。一场场电影的放映带给村民们一场场美妙的视觉盛宴,既丰富了老百姓的夜生活,又传播了中国文化、中国故事、中国精神。

    据了解,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,河南范县还不断充实基层文化人才队伍,注册文化合作社26个,社员达300余人,在“全国文化合作社平台”发布作品1000余个,以“河南省文化工作者服务基层一线”活动开展为抓手,新招募文化工作者11名,组织绘画、戏曲、舞蹈等培训100余场次,不断提升基层文化软实力。

    今年以来,河南范县以县、乡、村三级公共文化体系为载体,持续开展多元文化惠民活动,开展各类送戏下乡、送电影下乡、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文化活动7000余场,传承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,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河南范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人张超表示:“下一步,范县将继续大力实施‘文化惠民工程’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,激发群众创造活力。”

    图片

    四平调剧目《三子争父》正在河南范县高码头镇侯家庄村演出。

    图片

    罗卷戏剧目《杨景征南》正在河南范县杨集乡宋洼村演出。

    图片

    罗卷戏演员正在河南范县杨集乡宋洼村化妆准备演出。

    图片

    罗卷戏乐器团队正在河南范县杨集乡宋洼村演奏乐器。

    图片

    河南范县高码头镇侯家庄村村民正在观看四平调剧目《三子争父》。

    文章关键词:
    濮阳
    分享:
    国搜推广

    联系邮箱 : hezuo@chinaso.com

    联系电话 :(+86 10)88055782

   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
   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

   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下载
    <p id="pbwbv"><dl id="pbwbv"></dl></p>

    <s id="pbwbv"></s>
    <progress id="pbwbv"></progress>
  • <progress id="pbwbv"></progress>